格子炳評析
這是一體兩面的情況,總市值滑落的台灣股市是與突飛猛進的港股、中國股相比,而港股暴漲的主因仍是受惠於經濟起飛的中國帶動。
那麼站在外資角度來看,既然中國股市可以帶動港股,那麼另一個最有連動性的股市是哪?瞎了眼的人都看得出來是台灣!況且台灣產業依然活躍,市值偏低,對外資是個撿便宜的好時機不是嗎?熱錢只是往有賺頭的地方流動而已,資本市場沒有邊緣化的問題,只有政治立場才有,站在國際的角度,沒有人會在意阿扁總統的影響力,畢竟他仍是短期的效應。
市值大幅滑落 台股恐邊緣化 |
![]() | ||
| ||
世界交易所聯合會(WFE)最新統計,到1月底為止,台股總市值與成交值的全球排名大幅滑落至21名,上海股市躋身前15名,顯示滬股突飛猛進、台股急速凋零,讓人看了怵目驚心。 統計也指出,從1999年到今年1月底止,台股總市值成長了54%;同一時期,港、韓與滬股市值成長率都超過100%,股滬股更高達515%,顯示台股雖「力爭上游」,但競爭力與魅力不敵港、韓與陸股,台股被邊緣化的危機日益深重。 另外,台股市值排名從13、14名緩步往下掉,今年1月跌到第21名;滬股自2005年起飛,一口氣從21名衝上第15名、14名,台股「慢性下跌」,滬股「一飛衝天」,台、滬兩市場的冷熱兩極化的表現,更讓人擔心,滬股逐漸取代台股,成為外資與全球熱錢的「最愛」。 在成交值方面,台股全球排名表現也是一年不如一年,從1999年的第7名,掉到今年1月底的第16名,滬股則從20名以外竄升到第8名。 值得注意的是,從1999年至今,台股不進反退,成交值成長率為負的19%,同一時期,港、韓與滬股卻翻了兩三番,尤其港股成交值成長率高達262%,滬股也超過100%,更凸顯台股市況冷清,了無生氣的窘境。 證券分析師說,股市總市值增減,代表整體市場興衰,成交值的變動,則是市場交投冷清或熱絡的「溫度計」。台股總市值落後成長,顯示台股市場規模擴大緩慢,在台灣掛牌的上市公司本益比較低,股價也相對低價。 台股總成交值排名一路跌,其意義是股市交易降溫,投資人買賣力道逐漸衰退。 過去十多年來,台股以高周轉率聞名全球,資金大進大出,股價暴漲暴跌,投資人可能一夕致富,也可能一夜賠得精光,雖然十足投機,卻充滿活力,被稱為「冒險家樂園」。 如今台股周轉率下降,成交值排名節節敗退,股市行情相對較平穩,但也隱含資金退場,交易降溫的危機。 【2007/03/10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 |